市委辦公室 市政府辦公室轉發南通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基礎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來源: 發布時間:2007-01-05 累計次數: 字體:[ ]

        各縣(市)區委、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辦局,市各委辦局,市各人民團體,市各直屬單位:

          《南通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基礎工作的實施意見》已經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南通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基礎工作的實施意見

          為認真貫徹《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轉發〈江蘇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基礎工作的意見〉的通知》(蘇辦發〔2006〕11號)精神,進一步做強、做實、做優全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基礎,全面提升全市維護社會政治穩定和駕馭社會治安局勢的能力,扎實推動新一輪平安建設工作向縱深發展,現就我市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基礎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進一步加強全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基礎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方針、政策,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專群結合,依靠群眾”,動員各級黨委和政府、基層黨政組織、政法綜治部門、社會各方和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堅持人力、物力、財力、精力向基層傾斜,以強化基層組織建設為重點,以健全基層工作機制為關鍵,以新一輪平安建設為抓手,全面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在基層的落實,扎實構筑基層維護社會穩定的銅墻鐵壁。

          經過3至5年的努力,全市政法綜治基層組織建設全面加強,基層工作機制全面優化,初步建立與新時期社會管理和服務職能相適應的基層綜治工作格局,各種不安定、不安全因素和隱患在基層得到及時化解,為推動南通全面騰飛、構建和諧南通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環境,實現爭奪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長安杯”和爭創全省乃至全國最安全城市的“雙爭”目標。

          二、工作措施

          (一)突出基層組織建設,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工作的深入發展提供有力組織保障

          ——全面推進鄉鎮(街道)綜治委辦規范化建設。鄉鎮(街道)建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主任由黨委一把手擔任,負責對轄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組織協調;認真落實省編辦《關于進一步加強鄉鎮(街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組織建設的通知》(蘇編辦[2001]263號)精神,明確1名鄉鎮(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擔任綜治辦主任,配備1名專職副主任,政府分管領導、人武部長、派出所長、司法所長等兼任副主任。根據工作需要,鄉鎮(街道)綜治辦配備1至2名綜治專干,規模較大、綜合治理工作任務較重的鄉鎮(街道)可適當予以充實和加強。鄉鎮(街道)綜治辦所需人員編制從鄉鎮(街道)行政總編制中調劑解決。各地要把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組織協調水平高、善于做群眾工作的同志調整充實到鄉鎮(街道)綜治辦工作,將優秀年輕干部選調到鄉鎮(街道)綜治辦鍛煉。鄉鎮(街道)綜治辦有專門的辦公用房和必要的裝備設備,所需工作經費全額列入財政預算。

          ——切實加強基層政法組織建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交巡警中隊、責任區刑警中隊、人民法庭是政法綜治基層基礎工作重要實戰單位。各級黨委、政府和政法機關要高度重視“兩所兩隊一庭”建設,新增干警要充實到基層。大力推進社區警務戰略,全面加強公安派出所建設,按照精減機關、充實基層的要求,將有限的警力投放到基層公安派出所。加強公路交巡警中隊建設,使之與所承擔的道路交通管理和治安防范控制任務相適應。切實加強責任區刑警中隊建設,從行政區劃、地理位置、治安狀況、警力配置和方便群眾五個角度,科學合理劃分責任區,建立覆蓋社會面的責任區刑警中隊。因地制宜推行基層公安所隊勤務制度改革,著力提高實戰警務和服務效能。加強鄉鎮(街道)司法所建設,全市鄉鎮(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員按上級編制部門核定的專項編制落實到位。進一步加強基層人民法庭建設,合理調整基層人民法庭設置,配強人民法庭庭長,進一步充實人民法庭力量。各級黨委、政府和政法機關要鼓勵優秀政法干警扎根基層工作。各地在選拔任用干部時,應優先從優秀基層政法干警中選拔。各級黨委、政府要努力為“兩所兩隊一庭”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確保其有獨立的辦公用房和必要的裝備設備,所需工作經費全額列入財政預算。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加大對基層政法綜治干部的教育培訓力度,引導他們準確把握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等方面法治理念的內涵,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執法為民的思想。繼續深入開展"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專項整改活動,幫助和引導基層政法綜治隊伍端正執法思想,正確處理管理與服務、打擊與保護的關系,將公正執法、文明執法、高效執法、廉潔執法的要求落實到每個執法崗位,貫穿于每個執法環節。

          ——不斷強化以村(社區)黨支部為核心的基層組織建設。各級組織人事部門要加強對新形勢下村(社區)組織建設的調查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對軟弱渙散的村(社區)領導班子及時進行調整和整頓,選配好黨支部一班人。全市所有社區和有條件地區的行政村配備專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黨支部專職副書記。2006年底之前,全市所有的村(社區)都要建立集社區警務、治安聯防、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外來人口服務管理、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社區矯正、禁毒以及情報信息收集等多項職能于一體的綜治辦。村(社區)綜治辦主任由村(社區)黨支部、村(居)民委員會主要領導或專職副書記擔任,成員由社區民警、村(社區)治保民調干部、外來人口協管員、專職保安聯防隊員等組成,優秀社區民警可進入村級領導班子。有條件的村居可建立村居專職保安聯防隊伍,外來人口專職協管員按300~500︰1配備。各地黨委、政府要認真研究落實村(社區)綜治辦人員的工資報酬和警務室、調解室、保安聯防隊員備勤室等基本的辦公用房,落實電話、防衛器械等必要的裝備。積極順應社會發展要求,按照“政府推動、綜治牽頭、社工運作、司法管理、部門聯動、資源整合”的思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在社區建立社工服務中心,組建專業化、職業化社工隊伍,配優配強高素質社區專業社工,明確其對法輪功人員、吸毒人員、刑釋解教人員、社區矯正對象、閑散青少年等“社會人”的服務管理職責,建立健全科學、規范、有序的工作規程,形成制度規范、程序簡明、管理嚴密的制度體系,建立“六個一”長效管理機制,即:“一月一議事、二月一培訓、三月一交流、一季一討論、半年一考核、一年一總評”,探索建立具有南通特色的社區違法犯罪預防體系。

          ——進一步加強群防群治組織建設。貫徹國務院《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全面加強單位內部保衛組織和保衛力量建設。大力發展保安服務業,積極穩妥地推進改革,加強規范管理,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充分發揮保安服務在社區防范、機關企事業單位安全保衛、大型活動安全保衛、金融押運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努力提高保安服務覆蓋面。逐步將保安服務業作為新時期群防群治工作的主要形式,推動安全防范服務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大力發展由政府出資招聘的專職保安聯防隊伍和流動人口協管員隊伍,嚴格管理,規范使用。堅持數量和質量并重,大力加強治安信息員和治安志愿者隊伍建設,不斷提高組織化水平。

         ?。ǘ┩怀龌鶎庸ぷ鳈C制建設,全面提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工作水平

          ——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大調解工作機制。按照“做優品牌、做強基礎、做實績效”和“上擴功能、下強基礎”的要求,不斷創新,全面增強大調解機制的新優勢。完善六級大調解工作網絡,加強企業單位、行業協會、民間組織的信息員隊伍建設。積極引導行業協會、中介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矛盾糾紛的調處;加強與工商、國土、勞動、民政等部門在調解重大、疑難糾紛方面的合作,形成整體聯動的工作局面。不斷深化公調對接、檢調對接、訴調對接“三大機制”,積極探索紀調對接、訪調對接新機制,努力實現大調解組織網絡健全、制度建設規范、流程管理科學、調處保障有效的工作目標。加強調解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建設,加強鄉鎮(街道)調解員、社區 “首席調解員”的業務培訓,嚴格考核獎懲,著力提高調解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調解能力。加強社會矛盾糾紛信息收集和分析研判,廣辟信息來源,提高信息質量,及時準確地掌握社會矛盾糾紛發生發展動向。提升依法調處能力,嚴格依政策、按法律、照程序調處。及時排查和化解群體性利益矛盾以及可能引發進京集訪或群體性事件、嚴重危及社會穩定的重大矛盾糾紛,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創新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機制。積極推廣建立融居住證辦理、房屋租賃、計劃生育、勞動監察和法律咨詢等職能于一體的外來人口服務管理中心,實行“一窗口”辦理、“一條龍”服務的管理模式。推行市民化管理、親情化服務,積極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居住、就業、計劃生育、子女入學等方面的服務。大力推行外來務工人員“集中住宿、集中管理、集中服務”,多元化投資建設外來人員居住公寓。至2010年底,全市“三集中”率確保達60%以上。建立健全融暫住人口信息、勞動力中介信息、房屋出租戶信息、旅館住宿人員信息等于一體的流動人口綜合信息管理系統,逐步實現部門之間信息共享、管理相融,提高流動人口信息化服務和管理水平。按照“誰出租誰負責”和“誰用工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落實房屋出租戶、用工單位的治安責任。嚴格對流動人口的治安管理,加大對流動人口落腳點以及違法犯罪高危人群的管控,不斷提高發現、控制和打擊流動人口犯罪的能力。加強勞務市場、集貿市場、建筑工地、車站碼頭和職業、房屋中介機構等重點場所、部位的整頓和管理,堅決預防和打擊坑害外來人員的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切實維護外來人員的合法權益。通過教育管理,提高流動人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保護的能力。

          ——完善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機制。按照“幫教社會化、就業市場化、管理信息化、職責規范化”的要求,做好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進一步健全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組織網絡。強化銜接管控和定期排查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脫管漏控。通過建立過渡性安置企業,基層黨委、政府幫助落實就業崗位和勞務輸出,落實農村籍刑釋解教人員責任田,幫扶刑釋解教人員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等多種形式,積極引導和扶持刑釋解教人員就業。加強就業指導和職業技能培訓。要將城鎮刑釋解教人員列為就業扶助對象,符合低保條件的,全部列為低保對象。廣泛開展對刑釋解教人員的結對幫教活動,對外出打工經商的刑釋解教人員,實行跟蹤幫教或委托幫教?;鶎影仓脦徒探M織要定期組織人員到監獄、勞教所、看守所探望本地籍服刑在教人員,在全市建立地方安置幫教機構與監獄勞教單位延伸幫教協作機制。

          ——強化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機制。大力實施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管控工程,切實加強市、縣(市)區預防辦建設,確保市、縣(市)區預防辦的工作有專人員負責,專項工作經費全額列入財政預算。實施“青少年違法犯罪社區預防計劃”,在全市城市社區和縣城鎮建設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社工隊伍。同時,加強社區青少年工作站、社區青少年法律學校和社區青少年文化陣地及活動場所建設。在社區建立由社區干部、專職社工、警務區民警、志愿者和家長組成的關愛小組,對社會閑散青少年逐一落實幫教幫扶措施。充分依靠和發揮中等職業學校的作用,組織對社會閑散青少年的職業技能培訓,并為其創業、就業提供相應的政策優惠和扶持。切實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并將其納入“五五”全民法制教育規劃。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法制教育工作力量,配齊配強中小學校法制副校長和法制輔導員,把在校學生的法制教育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和課堂教學。強化義務教育法在基層的貫徹落實,嚴格規范大、中、小學開除、勸退學生相關措施,對處分條件和審批程序作出嚴格規定,遏制輟學、失學人數上升。高度重視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預防工作,確保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得到及時的教育矯治和挽救。認真研究和落實對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流浪兒童和閑散未成年人的撫養、監護、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救助政策和措施。開展經常性的“掃黃打非”、文化市場及校園周邊治安整治等專項行動,凈化青少年成長環境。切實加強對青少年合法權益的保護,推動青少年維權中心和法律援助中心建設,努力為青少年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護和優質的法律服務。

          ——健全社區矯正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各級社區矯正工作機構,建立一支社會化的社區矯正工作隊伍。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強化對社區矯正對象的監督管理,嚴格落實報到談話、思想匯報、家庭走訪、學習教育、公益勞動、評議考核等日常管理措施,確保國家刑罰的正確實施,預防和減少社區矯正對象重新違法犯罪。要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幫助社區矯正對象解決工作、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促進他們盡快融入社會。充分發揮社區矯正志愿者對社區矯正對象的教育、疏導、監督、聯系、感化等作用。市、縣兩級司法行政部門要加強對社區矯正工作的調查研究和工作指導,總結和推廣各地社區矯正工作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經驗,積極研究解決社區矯正工作在組織建設、運行機制、保障機制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逐步使社區矯正工作走上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

          ——健全基層平安創建工作機制。各地各部門要認真部署本地區本系統的基層平安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平安鄉鎮(街道)、平安社區(村)、平安家庭、平安企業、平安學校、平安醫院、平安市場、平安小區、平安工地、平安旅游景區、平安大道、平安鐵路、平安農機以及無毒社區(村)、無“小耳朵”社區(村)、無邪教鄉鎮(街道)及社區(村)等基層系列平安創建活動,健全組織領導,建立嚴格的基層平安創建考核考評、獎懲激勵和動態管理機制,促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各項措施在基層的落實。

          ——健全治安管理工作機制。加強對槍支彈藥,劇毒、爆炸、放射性等危險物品生產、儲存、運輸、銷售和使用等各個環節的管理,堅決防止案件和事故發生。加強對廢舊金屬回收站點、舊車交易市場和二手手機交易市場、網吧、娛樂服務場所的治安管理和陣地控制,努力預防和控制發生在場所行業的違法犯罪活動。積極開展反邪防邪警示教育活動,嚴密防范邪教組織破壞廣播電視設施和利用廣播電視設施非法插播廣播電視節目。加強對非法安裝接收境外衛星電視設施的治理,加強對互聯網和移動通信不良信息的監控管理,依法落實安全保護技術措施,封堵有害信息,查處涉網違法犯罪。嚴格落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消防管理和安全生產監管各項措施,預防和減少重特大治安災害事故的發生。

         ?。ㄈ┩怀龌鶎又伟卜揽伢w系建設,不斷增強基層駕馭社會治安局勢的能力

          ——大力加強基層科技防范。全面強化視頻監控中心建設,努力在“增量擴容、專業管理、服務斗爭、提高質效”上下功夫。到2008年底,全市所有鄉鎮(街道)及省際、市際、縣(市)際治安卡口和城市(含縣城)主要出入口查報站全部建成視頻監控系統,并與轄區治安監控中心或110指揮中心聯網,對轄區主要交通道口、重點要害部位和刑事案件多發的公共復雜場所實行24小時監控。繼續新建一批技防鄉鎮(街道)、技防村、技防小區、技防一條街、技防單位和技防戶。通過3至5年的努力,實現技術防范對公安機關列管的重點單位、城市(含縣城)的主要商業街道、城鎮居民住宅小區、大中型集貿市場和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的全面覆蓋。加強科技防范系統規范化建設,加強監控、報警系統管理平臺建設,實現技防信息共享,提高預防、控制打擊犯罪能力。

          ——狠抓社區治安防范。全面深化社區警務戰略,城市(含縣城)派出所確保社區民警扎根社區抓基礎工作和社區治安防范。全面落實上級政法綜治部門有關社區科技防范的措施和要求,全面落實轄區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治安隱患整改。按照市“市區居民小區安防建設協調會”精神,大力實施老居民住宅小區安全防范設施改造工程,制訂具體改造措施,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確定序時進度。力爭2006年底,全市60%的老住宅小區完成安全防范改造,到2008年底,全市所有老住宅小區全部完成安全防范改造。全面落實居民室外財物的保管守護措施,全面落實社區巡邏控制、單位內部防范、治安志愿者看家護院等各種形式的群防群治措施,努力把社區的刑事發案控制在最低限度。

          ——強化農村基層治安防范。把城市治安防控的成功做法和有效措施不斷向農村地區延伸,著力構建城鄉一體化的治安大防控格局。一要把科技防范向農村延伸。將科技防范的措施延伸至農村地區民營企業、種養殖專業大戶、城郊結合部及案件多發的地區、線路和部位。二要把治安巡邏措施向農村延伸。在全市農村積極組建村級專職保安聯防隊伍開展巡邏,實行集鎮專職治安巡邏向周邊農村地區的延伸覆蓋。三要把社區警務戰略向農村地區延伸。依托村級綜治辦普遍建立農村警務室,實行公安基礎工作和基礎管理措施對農村的延伸。四要把卡口堵控措施向農村地區延伸。根據農村地區社會治安情況和刑事犯罪的規律特點,在案件多發地區、邊遠地區、水陸通道、鄉鎮結合部等建立治安崗亭、治安卡口和流動崗哨,不斷提高對農村地區社會治安的動態控制能力。五要把群防群治工作向農村地區延伸。動員和組織農村老黨員、老干部和廣大群眾開展治安巡邏、護村護院、鄰里守望等各種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動。廣泛開展農村治安防范宣傳,教育農民增強防范意識,落實自防措施。

          ——強化街頭路面治安防范。全市所有鄉鎮(街道)都應組建以專職保安聯防為骨干的治安防范隊伍,并將轄區分成若干個巡防責任區,明確責任,嚴格考核。強化專業巡防隊伍建設,加強培訓,完善制度,嚴格獎懲。省際、市際、縣際、鄉際交通要道、城市和縣(城)主要出入口要全面建立治安卡口和查報站,實行24小時守控。案件多發路段和地區要增設明崗暗哨,強化伏擊守候、化裝偵察等控制措施,形成嚴密的防控網絡。

          ——強化單位內部治安防控。各地要根據企業事業單位規模大小和工作實際,分類制定單位內部人防、技防、設施防建設標準,切實加強單位內部保衛機構和保衛力量建設。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經營誰負責”、“誰用工誰負責”的原則,全面落實單位內部治安防范、職工教育和治安管理的措施和責任。

          三、組織領導和保障

          ——建立“黨委、政府統一領導、綜治部門牽頭協調、有關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各方大力支持、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基礎工作格局。各縣(市)區黨委、政府和市政法各部門要根據本意見的精神,認真研究制定本地區、本部門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基礎工作的實施意見,并層層分解落實目標任務。同時,要著力研究和解決工作推進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困難和問題。各級綜治委(辦)要把基層基礎工作作為檢查督辦的重要內容,及時發現、培植、總結和推廣典型經驗,及時督促整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綜治委各專門工作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職能,加強調查研究,強化對所屬專門工作的檢查、督辦和指導。綜治委各成員單位要認真部署本部門本系統基層基礎工作,保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在本部門本系統最基層得到貫徹落實。大力開展聯系點結對幫扶活動,做好掛鉤聯系鄉鎮(街道)、市區和縣城住宅小區工作。鄉鎮(街道)黨政領導及機關各部門要分工與轄區的村(社區)掛鉤聯系,幫助基層解決綜治與平安建設工作中的問題和困難。各級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要進一步加強輿論引導,加大宣傳力度,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工作。

          ——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嚴格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部門責任制和單位責任制,建立健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基礎工作督查督辦和獎懲激勵機制。對綜治基層基礎工作成效顯著或作出突出貢獻的地區、部門、單位和個人要進行表彰獎勵,對綜治基礎工作不落實或引發嚴重危害社會穩定重大問題的地方堅決實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票否決并實施領導責任查究。各級綜治委(辦)要提高基層基礎工作在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考核中的權重,加大對優秀基層單位和基層政法綜治先進個人的表彰。政法各部門對基層的績效考核要體現基層基礎工作這一重點,并把評先評優、表彰獎勵向基層單位和基層政法干警傾斜。

          ——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基礎工作提供有力的經費保障。切實保障基層政法綜治部門的正常運轉經費,重點保障執法辦案所需經費及干警工資津貼。政法綜治部門基礎設施建設和裝備設備投入要列入財政預算,并與地區財政收入同步增長。對綜治和平安建設專項經費,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流動人口管理、社區矯正、法制宣傳、法律援助、各級調解中心所需經費等,各級政府要列入財政預算。有條件的地方要建立平安建設專項基金,對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工作予以切實保障。認真研究解決警力不足、專職保安聯防和外來人口協管員配備和保障不到位等問題。落實基層科技防范、城鎮老居民住宅小區治安防范設施改造等防控體系建設所需經費??h(市)區要加強對財政薄弱的鄉鎮(街道)的扶持,確保基層基礎工作在當地得到全面落實。同時,積極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通過市場化運作等多種形式和措施籌集群防群治所需經費。

        本免费AV无码专区一区|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不卡高清|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蜜桃 |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综合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第一页| 日无码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美人妻aⅴ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日韩爆乳一区二区无码|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日本人妻久久久免费| 97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 天堂网www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