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全市雙擁工作向基層拓展,夯實雙擁創建基礎,擴大雙擁工作覆蓋面,提升全市雙擁創建水平,經研究,決定在全市進一步深入開展雙擁工作“六進基層”(即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醫院、進鄉村社區、進駐軍基層)活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雙擁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扎實推進雙擁工作“六進基層”活動,形成全社會支持國防建設,社會各界參與雙擁工作,關心和優待軍人軍屬,加強軍政軍民團結,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二、總體要求
(一)國防教育常抓不懈。各單位、各部隊要經常性通過國防教育課和櫥窗、板報、標語等宣傳形式,營造“擁軍愛民、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
(二)組織網絡健全規范。健全雙擁工作領導組織、辦事機構,有專兼職工作人員分管,雙擁職責明確,制度落實。
(三)優撫政策完善落實。擁軍優屬政策健全,措施落實到位,軍隊軍人軍屬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
(四)共建活動形式多樣。廣泛開展軍民共建活動,軍民關系密切,“著眼對方所需、奉獻自己所能”,互辦實事成效明顯。
(五)資料臺帳規范完備。開展國防和雙擁活動、雙擁組織網絡、政策制度等相關文字、圖片資料記載完整、裝訂成冊。
(六)爭先創優成效明顯。積極履行職責和義務,雙擁工作任務落到實處,發揮了表率作用,產生良好的社會反響。
三、工作措施
雙擁工作“六進基層”活動是雙擁工作向基層拓展,推進雙擁工作社會化的重要舉措,內涵豐富、意義重大。全市各級、各單位都要切實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營造輿論環境,采取切實舉措,認真抓好落實,確保取得成效。
(一)扎實抓好一批“六進”示范點。市委、市政府和軍分區將命名一批雙擁工作“六進基層”示范單位。示范單位的雙擁工作應做到氛圍更濃、標準更高、成果更突出。各縣(市)區也要選擇命名一批示范單位。示范點不搞終身制。通過培植示范典型,推進雙擁工作“六進基層”活動整體水平的提高。
(二)加強組織指導和調研。要高度重視雙擁工作“六進基層”活動,要列入雙擁創建考核的重要內容,抓緊推進、抓好落實、抓出成效。要加強調研,總結經驗、查找不足,推廣好做法、新經驗。市、縣雙擁辦每年至少到示范點調研一次,要定期組織示范點進行工作交流,指導、督促示范點工作與時俱進。
(三)適時表彰先進。各縣(市)區要適時召開雙擁工作“六進基層”活動專題表彰會;全市2007年雙擁創建工作總結會也將對雙擁工作“六進基層”活動成績突出者進行表彰。
附件:一、南通市雙擁工作進機關規范
二、南通市雙擁工作進企業規范
三、南通市雙擁工作進學校規范
四、南通市雙擁工作進醫院規范
五、南通市雙擁工作進鄉村社區規范
六、南通市雙擁工作進駐軍基層規范
附件一:
南通市雙擁工作進機關規范
一、組織網絡健全。黨委(組)負責同志兼雙擁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建立雙擁辦事機構,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工作計劃、工作職能、規章制度、政策規定等完善,定期召開會議每年不少于2次,辦公設施、經費得到保障。雙擁組織網絡向基層單位延伸。
二、擁軍優屬政策落實。結合實際,制定本行業、本系統擁軍優屬具體措施。妥善安置、關心、優待轉復退軍人、軍人家屬等優撫對象。指導本系統和下屬窗口單位推行擁軍優屬服務承諾公示,認真檢查落實。發揮帶頭示范作用,開展行業擁軍活動卓有成效。
三、擁軍優屬活動經常。將雙擁宣傳和國防教育納入機關政治教育總體安排,每年不少于2次,落實有成效。與駐軍開展結對共建活動,建立共建小組,完善共建制度,軍地互訪年度不少于2次,盡力幫助部隊解決執勤、訓練、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難。關心駐地貧困優撫對象,扶優致富措施扎實。
四、科學和諧發展。機關堅持科學發展觀,在制定政策、處理政務時著眼于支持國防建設,盡力維護軍隊、軍屬以及優撫對象的權益。轉復退軍人、軍屬遵章守紀、愛崗敬業。擁軍優屬工作與機關作風建設、業務建設相互促進,和諧發展。
附件二:
南通市雙擁工作進企業規范
一、組織網絡健全。廠(公司)建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企業法人代表主抓或分管負責同志任組長,建立雙擁辦事機構,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工作計劃、工作職能、規章制度、政策規定等完善,定期召開會議每年不少于2次。辦公設施、經費得到保障,有齊全規范的軟件資料車間(分廠)建立服務小組。
二、擁軍優屬措施落實。優先接收轉復退、殘疾軍人和軍嫂,優先錄用優撫對象及其子女,積極完成安置任務;在人員精簡、分流時,優先照顧轉退、殘疾軍人和軍嫂。現役軍人配偶在工種、班次等方面得到照顧,按規定優先安排探親假,工資、獎金、福利不受影響,子女托費、醫療費等按照規定享受雙職工報銷待遇,優先落實住房補助政策。
三、擁軍優屬活動經常。圍繞生產經營,制定開展國防教育、擁軍優屬活動計劃。與駐地部隊開展共建活動不少于2次,盡力幫助部隊解決執勤、訓練、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難,部隊幫助企業開展國防教育、軍訓員工等。軍地定期開展互訪活動,優勢互補,關系融洽。關心駐地重點撫恤優待對象,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和幫助。
四、科學和諧發展。企業領導層重視雙擁工作,企業關心、支持國防和部隊建設,關愛、優待轉復退軍人以及軍屬;轉復退軍人、軍屬遵章守紀、愛崗敬業。企業的經濟建設與擁軍優屬工作,相互促進,和諧發展。
附件三:
南通市雙擁工作進學校規范
一、組織網絡健全。學校黨委(支部)負責同志兼雙擁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建立雙擁辦事機構,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工作計劃、工作職能、規章制度、政策規定等完善,定期召開會議每年不少于2次。辦公設施、經費得到保障,有齊全規范的軟件資料。
二、國防教育深入。把國防教育納入學校教學計劃和課時安排,與文化授課相結合,納入工作實績考評內容和目標。按照規定認真組織開展學生軍訓,軍訓率達標。定期組織教工開展國防教育活動,每年不少于2次。有條件的學校積極創辦青少年軍(警)校。
三、擁軍優屬措施落實。落實軍人和革命烈士子女入學的各項優待政策,在招生、教學、收費等方面,自覺執行優撫對象教育優待政策;認真執行優撫政策,妥善安置學校員工中的優撫對象。學校與駐軍開展結對共建,聘請駐軍定期開展國防教育專題講座。扎實開展軍民共建活動,每年活動不少于兩次,互辦實事,排憂解難。開展走訪慰問駐地貧困優撫對象活動,扶優幫困有成效。
四、科學和諧發展。關愛、優待本校優撫對象子女、本單位的轉復退軍人以及軍屬,模范執行優撫政策。軍人軍屬遵章守紀、愛崗敬業。學校的教學工作與擁軍優屬工作,相互促進,和諧發展。
附件四:
南通市雙擁工作進醫院規范
一、組織網絡健全。醫院負責人兼雙擁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建立雙擁辦事機構,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工作計劃、工作職能、規章制度、政策規定等完善,定期召開會議每年不少于2次,辦公設施、經費得到保障,有齊全規范的軟件資料。
二、擁軍優屬措施落實。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優撫對象醫療優惠政策,優撫對象醫療優待政策在門診、收費處等進行公示。按規定減免優撫對象醫療費用并建立相關臺帳資料。妥善安置、關心、優待轉復退軍人、軍人家屬等優撫對象。現役軍人配偶在工種、班次等方面得到照顧,按規定優先安排探親假,工資、獎金、福利不受影響,子女托費、醫療費等按照規定享受雙職工報銷待遇。
三、擁軍優屬活動經常。圍繞業務工作,制定開展國防教育、擁軍優屬活動計劃。與駐地部隊開展共建活動不少于2次,軍地定期開展互訪活動,優勢互補,關系融洽。關心駐地重點撫恤優待對象,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和幫助。
四、科學和諧發展。關愛、優待優撫對象子女、本單位的轉復退軍人以及軍屬,模范執行優撫政策。軍人軍屬遵章守紀、愛崗敬業。擁軍優屬工作與醫院的其他工作相互促進,和諧發展。
附件五:
南通市雙擁工作進鄉村社區規范
一、組織網絡健全。健全鄉村、社區雙擁領導小組,實行組長領導下的分工負責制,每年召開會議不少于2次。組建擁軍優屬志愿者服務隊(組)。做到“五有”:有專兼職工作人員、有優撫對象花名冊、有服務活動記載簿,有經費保障渠道,有齊全規范的活動資料。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及職責、雙擁服務網絡及活動制度、社區雙擁工作計劃等上墻。
二、擁軍優屬措施落實。全面貫徹《軍人撫恤優待條例》,鄉鎮優撫對象撫恤定補優待標準、醫療保障政策落實到位;優撫對象居住無危房,鄉鎮敬老院設立“功臣室”,幫扶優撫對象措施扎實。擁軍優屬志愿者服務隊(組)定期開展活動,為現役軍人家庭、重點優撫對象提供相應的服務。現役軍人家庭在政治、經濟等方面享受優待。
三、擁軍優屬活動經常。鄉鎮設立不少于1塊固定宣傳標牌,村、社區在轄區內主干道設立雙擁宣傳標語;利用黑板報、宣傳欄、廣播、社區廣場等定期開展雙擁國防教育。轄區內雙擁活動貫穿常年,定期組織慰問、軍民聯歡,文體競賽等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有駐軍的村、社區與駐地部隊結對共建,定期走訪慰問,辦實事、解難題,關系融洽。
四、科學和諧發展。關愛轄區的駐軍和優撫對象,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軍人軍屬遵章守紀、愛崗敬業;開展軍(警)民聯防聯治,鄉村、社區環境優美、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實現和諧發展。
附件六:
南通市雙擁工作進駐軍基層規范
一、組織網絡健全。駐軍營、連隊健全雙擁領導組織,把雙擁納入年度計劃,每季召開一次會議。要將雙擁工作與教育訓練等任務統籌安排,有計劃總結、有兼職人員、有文字影像資料、有國防雙擁報刊。必要的組織網絡、工作職責、活動制度等上墻。
二、宣傳教育廣泛深入。加強官兵國防教育,結合部隊政治教育、軍事訓練、執行勤務及重大節日、紀念日活動,對官兵進行國防教育,每年雙擁、國防教育占教育訓練課時不低于15%。營區黑板報等宣傳欄,集中宣傳國防知識和雙擁新事每年不少于3~4期。
三、擁政愛民活動經常。積極支持、參與地方經濟和社會建設活動。以開展“雙帶雙扶”活動為重點,實施 “致富引領”、“扶貧攻堅”、“希望愛心”、“信息金橋”、“文明創建”等五項工程。積極參加地方義務勞動,年人均不低于軍委規定的10個義務勞動日。承擔地方急難險重任務。與地方單位結對不少于2個,簽訂共建協議。定期走訪共建單位,協助地方辦好青少年軍警校、開展軍警民聯防、文明窗口創建等把共建活動。
四、科學和諧發展。連隊官兵自覺踐行擁政愛民紀律,軍民相互支持、互辦實事,關系融洽,注重實效,開拓創新,有一定影響,發揮了示范作用。駐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與連隊全面建設協調發展,取得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