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通政辦發〔2017〕89號)等要求編制,內容包括概述、重點熱點信息公開情況、多渠道公開政務信息、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結果公開情況、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等。報告所列數據的統計期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一、概述
2017年,南通市商務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在市政府辦公室的指導下,圍繞商務重點工作,拓展信息公開領域,加大重點領域公開力度,提升公開平臺功能,政務公開工作有序推進。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了由局一把手任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處室部負責人為成員的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由局辦公室牽頭組織實施,明確專人負責日常事務和市政府網站、局門戶網站信息發布、更新。由專人負責新聞發布及輿論引導。將各處室政務公開工作納入年度績效考評體系。
(二)健全管理制度。制訂了《南通市商務局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明確了年度政務公開的重點方面。修訂完善了《南通市商務局新聞發言人制度》、《南通市商務局網絡發言人制度》和《南通市商務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考核制度》等多項制度。
(三)加強業務培訓。通過積極選派人員參加政務公開培訓,及時掌握政務公開工作上級精神和要求。結合一年一度的全市商務系統信息和政務公開工作會議對縣(市)區商務部門辦公室及機關各處室的信息員進行專題業務培訓,增強政務公開工作意識,掌握工作規范,業務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二、重點熱點信息公開情況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全年通過政府網站政府信息公開欄目,公開政策類文件23條;在部門子網站發布信息500條,其中政策類文件23條、動態類477條;在部門子網站發布信息1330條(含重復錄入),其中公告通知185條、動態類1145條,主要涵蓋境內外重點展會情況、外商投資企業聯合年報、成品油經營企業變更撤銷、備案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發卡企業資金存管情況、商務發展資金申報指南等公示公告和開放型經濟、商貿流通、服務業發展年度工作總結、部門年度預決算公開等方面信息,較上年呈現大幅增長態勢。
(二)加大商務運行情況公開力度。通過多種途徑定期向社會發布消費市場運行情況,全年累計發布運行分析報告321篇,其中商務部商務預報網站207篇、市商務局網站97篇。今年全省商務預報稿件發布數量、采納數量均列全省第一。建立了月度、季度、年度商務運行情況發布工作機制,利用不同媒體平臺對商務運行數據進行多層次、全方位解讀。在市政府網站重點領域公開專欄的“助力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部分,建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鏈接到南通電子口岸網站,提供信息咨詢、事項辦理服務;在“助力供需結構優化升級”部分,及時更新生活必需品消費運行情況。每月編發《南通商務》期刊,深度解讀重要政策類信息。
(三)做好行政服務事項信息公開。在市政府網站公布市商務局行政許可、處罰、其他類權力事項清單。網上政務服務事項11項,在線全程辦理1項,全年辦件量1050件。完善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執法人員和執法對象名錄庫、監管工作實施細則,編制2017年“雙隨機、一公開”檢查計劃以及抽查計劃表。登陸市工商局系統做好“雙隨機、一公開”信息錄入工作。以市“雙打”辦名義在局網站公開全市“雙打”處罰信息1637條。
三、多渠道公開政務信息
(一)認真做好新聞發布。全年舉辦6場新聞發布會,分別發布了2016年全年和2017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商務運行情況,專題發布了2017中國南通江海國際博覽會暨首屆通商大會、上海投資促進周活動情況,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新聞發布會1場。在市政府網站制作“2017中國南通江海國際博覽會暨首屆通商大會”專題網頁及時發布信息,并視頻直播了開幕式。
(二)主動解讀政策。局主要負責同志走進《民心專列?政風行風熱線》,解讀商務領域社會廣泛關注的惠民利企政策。在市政府門戶網站對《關于實施六大消費工程促進全市消費健康發展的意見》進行了詳細解讀。編發了《2017年市級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指南》、《2017年全市外貿穩增長政策措施解讀》,及時下發至各縣(市)區商務部門和各類外經貿企業。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舉辦了4場外貿政策宣講會。組織開展自貿區優惠政策落實情況問卷調查,進行原產地優惠政策宣講,提高商務政策的知曉度和企業獲得感。
(三)及時回應關切。對公眾關心的內外貿政策、展會信息、對外投資、承包工程及外派勞務等與群眾利益最密切相關的重要信息,采取直接書面遞交到企業和個人的方式公開,做到“為民服務辦實事”。在市政府門戶網站首頁發布《出國勞務預警提示》,在南通電視臺《NTTV新聞》之前滾動播放“謹防出國打工被騙”的公益廣告,發布勞務公告及注意事項,引導市民通過合法渠道赴以勞務。
(四)拓展新媒體平臺。微信平臺、微官網、門戶網站、微信群、QQ群,提供國別投資環境、項目合作信息、政策法規指南、金融外匯支持、安全風險防范和國際化人才培訓等綜合服務。500600578553
四、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收到關于咨詢白銀和原油現貨交易平臺的依申請公開辦件3件,均為網上申請,做到了按時答復并辦結,沒有收費及減免情況和由此引發的行政復議、訴訟情況。收到市長信箱辦件3件、部門信箱辦件53件。網上平臺受理12345政府服務熱線受理群眾來電數41件(其中咨詢、建議類7件,舉報、投訴類16件,求助類18件),均限時做了辦理,所有辦件均做到件件有落實,件件有回復。
五、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答復公開情況。全年共答復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26件,代表和委員對建議提案的滿意和基本滿意率100%。在辦理過程中和辦理完結后,承辦人員均主動與代表和委員溝通聯系,征求意見建議,反饋答復情況。組織市政協民主監督小組專題視察商務工作,考察了華夏航空維修檢測拆解現場、跨境電商產業園快件監管中心等,并與企業、園區座談交流。
六、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2017年,我局政務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主動公開的領域和渠道還有待進一步拓展,公開的制度機制仍需完善,依申請公開回復的規范化水平仍有提升空間。2018年,我局將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一)健全制度,規范管理。按照政務公開規范化、標準化要求,進一步完善“五公開”、重點領域公開等制度機制。整合部門信息資源,加強統籌管理運用,完善綜合服務功能,做好主動公開、輿情引導、新聞發布、政策解讀等各環節工作,提高政務公開的規范化水平。
(二)拓寬領域,拓展渠道。拓展公開的深度、廣度,在做好結果公開的同時加強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和服務公開,加大政策文件、政策解讀、發展規劃、行政執法、財務預決算、“雙隨機、一公開”等公開力度,推進政務陽光透明。積極運用新媒體平臺,回應社會關切,引導公眾參與,提高公開效率和覆蓋面。
(三)創新平臺,優化服務。加強部門子網站建設,圍繞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開辟有特色的欄目,進一步宣傳我局工作開展的情況。結合“不見面審批”改革,全面梳理和整合商務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規、行政執法信息,強化網站辦事服務功能,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四)加強引導,促進惠民。繼續圍繞“走出去”綜合服務體系、外派勞務警示信息、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備案資料、商業誠信等領域,運用多種途徑和平臺,持續加大公開力度,以公開促規范、優環境、惠民生,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和群眾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