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公眾全面了解掌握“南通市12345在線平臺(以下簡稱南通12345)”工作情況,更好使用12345在線服務平臺反映各項訴求,督促政府部門不斷改進政務服務,推進熱線共建共享和治理能力提升。從2021年起,建立南通12345年度工作情況發布制度。現將2020年度工作情況發布如下:
一、總體情況
(一)公眾訴求辦理
南通12345于2008年1月1日正式開通運行,是市委、市政府“聽民聲、查民意、聚民智、解民憂”的一體化平臺,更是全市市域治理現代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二年來,南通12345以“民情·民生·民心”為導向,積極探索,銳意進取,在全省率先完成65家部門78條政務服務熱線整合,年度服務量由2008年的2萬件增長至2020年的200萬件,近3年年均增長率達150%以上。2020年全市12345共為企業群眾提供服務200萬件,其中總受理量140.2萬件、總派單量29.2萬件、總回訪量30.6萬件;從訴求受理渠道看,電話端有124.2萬件,互聯網端有10.4萬件,其他渠道5.6萬件;從訴求辦理情況看,在線解答率為79%,成員單位承辦率為21%,公眾有效參評滿意率為98.32%。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南通12345擔當疫情訴求“主入口”,全市379名服務代表聞令而動,投入到群眾訴求的接聽、解答、求助等工作中,確保熱線24小時暢通、始終在線,共處置疫情訴求超17萬件,日訴求量高峰達4657件。南通12345獲得全國政務熱線“卓越管理創新獎”“服務之星”,省級“巾幗文明崗”,市級機關“五星級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二)企業訴求辦理
11月18日,南通12345與省12345平臺同步開通“一企來”企業服務熱線,為企業和法人提供精準高效的辦事咨詢、政策解讀和訴求聯動辦理“綠色通道”。企業有政策咨詢需求時,撥打12345,由“一企來”企業服務專席首接解答;對于專業性強的,連通政策專員給予答復;企業咨詢或求助問題較為復雜的,形成服務工單,交相關政府部門在限定時間內辦理答復。平臺建成了涵蓋22個部門、86名業務骨干的“政策專員”隊伍,全市涉企服務知識庫增至3500余條,在“南通12345”微信公眾號增加“一企來”服務專題。截止2021年3月底,“一企來”專席服務代表共解決企業政策訴求2179件,即時答復率91.47%,按時辦結率、企業滿意度均為100%。“一企來”與實體服務大廳、政府網站貫通,搭建了企業找政府的“總窗口”,解決了政策資源分散、群眾咨詢多頭跑的整合問題,開辟了一條更加貼近人民群眾、更加具有親和力針對性的政務公開新渠道。
(三)平臺基礎支撐
全市熱線服務代表共有379名,每十萬人座席占有量為5.2個,其中話務服務代表323名、網絡服務代表22名、企業服務代表27名、便民服務代表7名。進一步拓寬企業群眾獲取熱線服務的渠道,“南通12345”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關注人數(粉絲數)增長71.2%。在“南通百通”APP開通首頁直達通道,在濠濱論壇、南通熱線等本地知名網絡媒體設置置頂專用通道,方便公眾實時提交訴求、查詢辦理進度、提出建言評價。運用 “12345智能+”社情民意大數據分析系統,實時跟蹤、預警、分析公眾訴求熱點、難點、堵點,精準把握民意動向,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四)制度規范建設
全面融入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以來,以市縣12345在線平臺一體化建設為基礎,與市政府督查室推動市級部門不作為投訴處置機制向縣(市、區)延伸。以市委辦、市政府辦名義下發《南通市市域治理現代化聯動指揮運行管理暫行辦法》,建立市域治理聯動指揮體系事件、指令兩大處置模式,實現“四個統一”(統一事件庫、統一AI辨重、統一交辦和統一考核),完善“一門受理、一體派單、一庫運行、一尺考核”機制,創新“首接負責制”“指定負責制”和“兜底負責制”,推動公眾訴求辦理制度化、規范化、精細化。出臺《南通市市域治理現代化成員單位評價辦法》《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平臺現場核查暫行辦法》等配套文件,助推服務和治理能力提升。
(五)監管機制深化
強化行政督查,以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為契機,聯動市政府督查室,開展上級交辦單辦理情況“回頭看”,梳理典型問題并化解141件,推動7大典型案例進一步化解;根據市級部門不作為投拆處置機制,對多次交辦、國家和省交辦事項進行專題督辦,推動解決疑難復雜問題100余件。配合紀檢監察,對異常辦件進行過程性預警,對推諉扯皮、敷衍拖延事項進行提級督辦,先后提交政風行風熱線上線部門問題線索200余件,督辦問題線索57件;聯動新聞媒體,通過南通日報周一頭版“民心專列?周報”、江海晚報“熱線調查”、南通電視臺“直播12345”等專欄,推動民生關注問題解決;發揮社會監督,通過“特邀監督員+江海12345志愿服務隊”聯合開展第三方監測,創新社會共享共治模式,進一步優化、完善“四位一體”綜合監管機制。
(六)市域治理創新
職能聚合高效化。全面融入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使職能更加優化、權責更加協同、運行更加高效。渠道整合便利化。集約共享全市政務服務熱線話務和數據資源,開通12350安全生產舉報等專線,將市級政務熱線部門線上網絡渠道統一整合至南通12345。輔助決策智能化。建立全景跨域、多維實時的“社情民意一張圖”,開展民生熱點、市委市政府領導分管領域、季節性熱點、輿論輿情等專題分析研判,形成專報200余篇,并通過“領導駕駛艙”實時提交,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做出專門批示。聯動指揮實戰化。明確周、月、季、年重點核查任務,全年針對疫情防控、秸桿禁燒、安全生產、防汛防臺、違法建設等問題,配置利用無人機、單兵、網格員、固定視頻等多兵種資源線上線下結合,開展40余次市縣鎮三級聯動現場綜合核查。監督考核長效化。為市委、市政府高質量發展考核、營商環境評價提供數據支撐,對市級部門(單位)開展行政問效以提示促進,對縣(市、區)指揮中心進行考核督辦以提升效能。
二、數據公開
(一)平臺服務供給
1. 話務座席 |
2.“一企來”政府政策專員 (2020年11月18日開通) |
|||
座席類別 |
話務人員總數 |
接訴人員數量 |
政策專員數量 |
服務機制 |
市本級平臺 |
168 |
147 |
86 |
服務模式: 1. 話務座席解答 2. 政策專員答復 3. 部門工單辦理 |
全市平臺 |
379 |
335 |
86 |
|
每十萬人座席數 |
5.2 |
(二)熱線服務情況
1.市本級話務服務 |
|||||
話務類別 |
話務量 (通) |
接通率 |
平均等待時長 (秒) |
平均通話時長 (秒) |
最大通話時長 (秒) |
接聽 |
576469 |
95.70% |
30.3 |
209 |
5596 |
呼出 |
7624 |
3.12% |
— |
91 |
1228 |
合計 |
584093 |
91.54% |
— |
207 |
— |
3. 市本級訴求辦理 |
||||||
訴求類別 |
訴求總量(件) |
訴求來源 |
解答辦理 |
|||
電話 (件) |
互聯網(件) |
其他 (件) |
在線解答 (件) |
部門工單辦理 (件) |
||
群眾訴求 |
608673 |
527940 |
31727 |
24506 |
459004 |
149669 |
“一企來” 企業訴求 |
2179 |
1976 |
201 |
2 |
1993 |
186 |
合計 |
610852 |
529916 |
31928 |
24508 |
460997 |
149855 |
(三)市本級成員單位服務效能
承辦訴求類型 |
訴求數量(件) |
成員單位 平均辦理時長 (工作日) |
辦理結果評價 |
||
根據群眾意愿 熱線主動回訪征集評價(件) |
群眾參評數 (參評率) |
群眾有效參評滿意率 |
|||
咨 詢 類 |
5916 |
1.6 |
149693 |
129617 (86.59%) |
98.32% |
非咨詢類 |
143777 |
2.5 |
注:咨詢類訴求辦理時限為3個工作日,非咨詢類訴求辦理時限為5個工作日。
(四)制度規范建設
制度規范名稱 |
數 量 |
《南通市12345在線平臺一體化建設實施意見》 |
5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建立市級政府部門不作為投拆處置機制的通知》 |
|
《南通市市域治理現代化聯動指揮運行管理暫行辦法》 |
|
《南通市市域治理現代化成員單位評價辦法》 |
|
《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平臺現場核查暫行辦法》 |
三、熱線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2020年,南通12345雖然在服務企業群眾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網絡訴求渠道需要進一步拓展;服務企業內涵需要進一步擴展;部門辦理效能需要進一步提升;問題實際解決率需要進一步提高等。
下一步,南通12345將認真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53號)精神,全面落實省政務辦“接得更快、分得更準、辦得更實”和市委市政府“12345在線平臺轉型升級”工作要求,進一步深化政務服務熱線整合融合,拓展“一企來”服務內涵,提升網絡渠道受理比例。同時,將在全量匯聚數據資源基礎上,提升AI辨重模型精準度,推動以“六統一”為核心的規范化、標準化體系建設;研究各渠道事件派單處置規則,健全“四級交辦體系”各項實施細則,做好對各縣(市、區)的業務監督與指導;以“問題解決率”為核心,實現全域事件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實時監測預警,建立全流程全方位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評價考核指標體系,形成全過程閉環監測預警。